一、指标介绍
在研究行情数据的过程中,一款好用的指标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洞察市场动态。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是通达信中的 “主力试盘拉升” 指标,它包含了 1 个主图、1 个副图以及 1 个选股公式,非常实用。
1、指标概述
【主力试盘拉升】指标主要用于捕捉市场中试盘结束后准备拉升的信号。它通过尾盘数据进行分析,运用了 COST 和 WINNER 函数,能够抓取获利盘比例和成本分布数据,为我们判断行情提供重要参考。而且该信号不会漂移,无论是在手机还是电脑的通达信软件上都能通用。
2、设计逻辑
动态区间计算:动态区间指标通过复杂的计算,考量了一段时间内价格的高低波动范围,以此来反映市场的整体活跃度和价格所处区间。公式为 3*SMA ((C-LLV (L,180))/(HHV (H,180)-LLV (L,180))100,5,1)-2SMA (SMA ((C-LLV (L,180))/(HHV (H,180)-LLV (L,180)),180,1),15,1) ,它能将价格波动转化为一个可量化的指标,方便我们观察市场热度。
成本集中度分析:成本集中度通过 COST (10)/(COST (80)-COST (10)) 这个公式,计算出不同成本区间的分布情况,进而得出短期、三日、七日等不同周期的成本数据。通过对比这些周期的成本,我们能了解市场筹码的集中和分散程度。
控盘强度判断:控盘强度是基于短期成本和半年成本的比较,当短期成本大于半年成本时,通过 (短期成本 - 半年成本)*100 计算控盘强度。结合均线和动态区间指标的变化,判断主力是否有较强的控盘能力,从而为试盘拉升信号提供依据。
3、使用方法
趋势确认:首先观察 60 日均线的走向,如果 60 日均线走平或向上,这是一个市场趋势可能向好的信号。此时等待 5 日均线大于 10 日均线,且 10 日均线大于 20 日均线的多头排列形成,这意味着市场短期的上升趋势初步确立。
主力监控:在观察趋势的同时,关注控盘强度的变化。持续增加的控盘强度,表明主力对市场的掌控力在增强,是一个积极的信号。
买入信号确认:当主图或副图中出现黄色三角信号时,这就是指标给出的试盘拉升信号。但为了确保信号的有效性,建议结合成交量的变化。如果成交量放大,那么这个信号的可信度会更高。并且,最好在收盘前 5 分钟再次确认信号,避免盘中信号的误判。
止损点设置:如果后续行情走势不理想,止损点设在跌破绿线出信号当日最低价。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控制可能出现的损失。
4、优势分析
信号明确:黄色三角信号直观地提示试盘拉升的可能性,让我们能够快速捕捉到潜在的市场变化。
多维度分析:从动态区间到成本集中度,再到控盘强度,多个维度综合判断,使得信号更加准确可靠。
通用便捷:无论是手机还是电脑上的通达信软件都能使用,方便我们随时随地分析数据。
5、可提升空间
参数优化:虽然现有的参数设置在很多情况下能发挥作用,但不同的市场环境下,可能需要对指标中的周期参数等进行优化,以更好地适应变化。
结合其他指标:该指标虽然功能强大,但如果能结合其他类型的指标,如市场活跃度指标、资金流向指标等,可能会进一步提高分析的准确性。
6、总结
【主力试盘拉升】指标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系统分析市场数据的方法,通过对趋势、主力控盘等多方面的考量,给出试盘拉升的信号。在使用过程中,我们要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操作,充分发挥其优势。同时,也要认识到它存在的可提升空间,不断探索优化,让其更好地服务于我们对市场数据的研究和分析。希望大家能熟练运用这个指标,在数据的海洋中找到有价值的信息。
二、指标图示
三、指标源码
{主力试盘拉升主图}
动态区间指标:=3*SMA((C-LLV(L,180))/(HHV(H,180)-LLV(L,180))*100,5,1)-2*SMA(SMA((C-LLV(L,180))/(HHV(H,180)-LLV(L,180)),180,1),15,1);
获利比例大增:=WINNER(C) > REF(WINNER(C),1)*1.3;
动态均线:=EMA(动态区间指标,5);
成本集中度:=COST(10)/(COST(80)-COST(10));
短期成本:=EMA(成本集中度,1)*10;
三日成本:=EMA(成本集中度,3)*10;
七日成本:=EMA(成本集中度,7)*10;
月线成本:=EMA(成本集中度,21)*10;
双周成本:=EMA(成本集中度,34)*10;
季线成本:=EMA(成本集中度,55)*10;
半年成本:=EMA(成本集中度,89)*10;
多头排列:=MA(C,5)>MA(C,10) AND MA(C,10)>MA(C,20);
控盘强度:=IF(短期成本>半年成本,(短期成本-半年成本)*100,0);
主力试盘:=IF(短期成本>半年成本 AND MA(C,34)>REF(MA(C,34),1) AND 动态均线>REF(动态均线,1),控盘强度,0);
试盘拉升:=CROSS((主力试盘>1000 AND 多头排列 AND C>MA(C,60)),0.5) AND C>REF(C,1) AND 获利比例大增;
STICKLINE(试盘拉升,OPEN,CLOSE,1,0),COLORYELLOW;
DRAWTEXT(试盘拉升,L*0.989,'试盘拉升'),COLORYELLOW;
DRAWSL(试盘拉升,L,0,8,2),COLOR80FF80;
{风险系数}
X1:=(FINANCE(11)-FINANCE(15))/FINANCE(10)*1.2;
X2:=(FINANCE(31)+FINANCE(17))/FINANCE(10)*1.4;{盈余公积用资本公积金代替};
X3:=FINANCE(23)/FINANCE(10)*3.3;
X4:=FINANCE(19)/FINANCE(15)*0.6;{缺长期负债或负债总额,WWW.GUSHICHANGHONG.COM}
X5:=FINANCE(20)/FINANCE(15)*0.999;
Z值:=X1+X2+X3+X4+X5;
预警:=IF(Z值<1.2,'重警',IF(Z值>=1.2 AND Z值<2.6,'轻警','无警'));
财务预警:=STRCAT('财务预警: ',STRCAT(预警,STRCAT('-Z值: ',CON2STR(Z值,3))));
优质资产率:=STRCAT(' 优质资产率: ',CON2STR((FINANCE(19)-FINANCE(22)-FINANCE(27))/FINANCE(19),2));{理论上越大越好但不同行业有不同标准};
现金负债比:=STRCAT(' 现金负债比: ',CON2STR(FINANCE(25)/FINANCE(15),3));{缺长期负债或负债总额,理论上越大越好但不同行业有不同标准};
财务系数:=STRCAT(STRCAT(财务预警,优质资产率),现金负债比);
DRAWTEXT_FIX(ISLASTBAR,0,1.0,0,财务系数)COLORLIRED;
{主力试盘拉升副图}
动态区间指标:=3*SMA((C-LLV(L,180))/(HHV(H,180)-LLV(L,180))*100,5,1)-2*SMA(SMA((C-LLV(L,180))/(HHV(H,180)-LLV(L,180)),180,1),15,1);
获利比例大增:=WINNER(C) > REF(WINNER(C),1)*1.3;
动态均线:=EMA(动态区间指标,5);
成本集中度:=COST(10)/(COST(80)-COST(10));
短期成本:=EMA(成本集中度,1)*10;
三日成本:=EMA(成本集中度,3)*10;
七日成本:=EMA(成本集中度,7)*10;
月线成本:=EMA(成本集中度,21)*10;
双周成本:=EMA(成本集中度,34)*10;
季线成本:=EMA(成本集中度,55)*10;
半年成本:=EMA(成本集中度,89)*10;
多头排列:=MA(C,5)>MA(C,10) AND MA(C,10)>MA(C,20);
控盘强度:=IF(短期成本>半年成本,(短期成本-半年成本)*100,0);
主力试盘:=IF(短期成本>半年成本 AND MA(C,34)>REF(MA(C,34),1) AND 动态均线>REF(动态均线,1),控盘强度,0);
试盘拉升:CROSS((主力试盘>1000 AND 多头排列 AND C>MA(C,60)),0.5) AND C>REF(C,1) AND 获利比例大增,COLORYELLOW;
{买入后盈亏显示}
买入:=REF(C,BARSLAST(试盘拉升)),COLORYELLOW,NODRAW;
止赢:=REF(C,BARSLAST(试盘拉升))*1.01,COLORYELLOW,NODRAW;
最高:=REF(H,BARSLAST(试盘拉升)-1),COLORFF00FF,NODRAW;
止损:=REF(C,BARSLAST(试盘拉升))*0.97,COLORGREEN,NODRAW;
收盘:=REF(C,BARSLAST(试盘拉升)-1),COLORFF00FF,NODRAW;
涨幅:=(REF(C,BARSLAST(试盘拉升)-1)/买入-1)*155;
信号周期:=BARSLAST(试盘拉升),COLORYELLOW,NODRAW;
成绩:=(最高/买入-1)*100,COLORRED,NODRAW;STICKLINE(REF(试盘拉升,1) ,0,0.50,2,0),COLORGREEN;
STICKLINE(REF(试盘拉升,1) AND 最高/买入>=1.01,0,0.50,2,0),COLORRED;
DRAWICON(REF(试盘拉升,1) AND 成绩>=1,0.68,5);
DRAWICON(REF(试盘拉升,1) AND 成绩<1,0.68,4);
DRAWNUMBER(REF(试盘拉升,1),0.85, 成绩),COLORYELLOW;
DRAWTEXT(REF(试盘拉升,1),0.8,' %'),COLORYELLOW;
{主力试盘拉升选股}
动态区间指标:=3*SMA((C-LLV(L,180))/(HHV(H,180)-LLV(L,180))*100,5,1)-2*SMA(SMA((C-LLV(L,180))/(HHV(H,180)-LLV(L,180)),180,1),15,1);
获利比例大增:=WINNER(C) > REF(WINNER(C),1)*1.3;
动态均线:=EMA(动态区间指标,5);
成本集中度:=COST(10)/(COST(80)-COST(10));
短期成本:=EMA(成本集中度,1)*10;
三日成本:=EMA(成本集中度,3)*10;
七日成本:=EMA(成本集中度,7)*10;
月线成本:=EMA(成本集中度,21)*10;
双周成本:=EMA(成本集中度,34)*10;
季线成本:=EMA(成本集中度,55)*10;
半年成本:=EMA(成本集中度,89)*10;
多头排列:=MA(C,5)>MA(C,10) AND MA(C,10)>MA(C,20);
控盘强度:=IF(短期成本>半年成本,(短期成本-半年成本)*100,0);
主力试盘:=IF(短期成本>半年成本 AND MA(C,34)>REF(MA(C,34),1) AND 动态均线>REF(动态均线,1),控盘强度,0);
只做:=CODELIKE('60')||CODELIKE('00')||CODELIKE('30');
XG:只做 AND CROSS((主力试盘>1000 AND 多头排列 AND C>MA(C,60)),0.5) AND C>REF(C,1) AND 获利比例大增;